过去三年,受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影响,美国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大幅降低。此外,加征关税后,由于短时间内无法建起众多的产业链再加上后续疫情的冲击,美国政府期待的供应链转型的现实之路可能相当崎岖。
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2月,在过去十二个月内,美国通胀率飚升至7.9%,创下40年最高纪录。
美国“市场”(Marketplace)网站19日报道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关税如果降低两个百分点,通胀就可以降低1.3%。美国目前的关税政策大部分来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其间美国对一些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进口关税。
“市场”新闻网与美国迈阿密进口配件批发公司负责人凯文·费格讨论了关税对该公司业务的影响。作者最近对如今担任该公司总裁的费格进行了回访,以了解该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
文章说,距离上次两人谈话已经过去了三年,三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关税的情况一点也没有改变。企业从中国进口的每一件产品都要向美国政府额外支付25%的关税。
大多数产品的传统关税是2.5%,所以提高到25%,这是相当大幅度的增长。费格的公司过去每个月向美国财政部缴纳3万到6万美元的关税,现在税额猛涨到30万到60万美元。
文章说,企业发现,相比中国早已建立了成熟的供应链,要重新调整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相当困难。
费格说:“调整供应链要面临产品短缺,更长的交货期,甚至质量问题,这是重大的风险因素。”
文章说,大约一个月前,费格的公司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代表进行了一次行业电话会议。多家美企都表示,“唯一受到关税伤害的是美国公司和美国消费者。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经济痛苦。”
简单算一下,假设四年前花5美元买了个球形接头,在迈阿密能卖到大概6美元。如今,考虑到25%的关税,再加上运费的大幅增长,同样的商品价格从6美元涨到了9美元。企业只能将成本传导下去。许多客户都是大型全国性零售商,它们也会涨价。成本增加3美元最终导致顾客结账时多付15或20美元。
文章说,许多美国企业逐渐接受赚的钱越来越少的现实。“无论我们如何将价格上涨因素转嫁出去,还是赶不上成本上涨的步伐。”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一些公司希望通过所谓“近岸战略”提高供应链的韧性,但是专家们认为,在近岸战略下重新创建供应商网络将非常困难。
“不可否认,中国是各种零部件的最大市场,从基本组件到先进组件,应有尽有,” Gartner Inc.的副总裁卡马拉·拉曼说。他为公司客户提供供应链网络方面的建议。“你无法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重新建立这种生态系统。”
一些美国进口商已经发现,要找到拥有合适的原材料、生产质量和网络的供应商,来获得自己所需的零部件比较困难,相比之下,中国和东南亚等制造中心早已建立了成熟的供应链。
咨询机构麦肯锡驻华盛顿公司合伙人Ed Barriball称:“转型的现实之路可能相当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