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会员   
网站首页 >> 互联网 >> 文章内容

shopee和lazada对比(shopee和lazada各自的优势)

[日期:2023-11-07]   来源:  作者:   阅读: 0[字体: ]

  对Shopee而言,两个消息看似无关,实则不然。前者意在“止损”,后者意在“增收”,本质上都可视为其针对前期通过补贴商家、烧钱扩张战略的一次“大转折”——“疯狂撒币”的Shopee跑不动了。

shopee和lazada对比

  这也引发了过去几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即通过不同路径成为东南亚两大电商巨头的Lazada和Shopee,到底哪一个才是东南亚电商发展的更优解?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两者有何区别。

  第一,两者基因不同,导致赋能路径不一,模式轻重不同。

  Lazada背后的阿里和Shopee背后的腾讯,分别是电商领域和社交领域的绝对巨头。前者在电商、物流、支付等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和充足经验,后者则在流量玩法上有过人之处。

  其中,腾讯主要通过资本赋能,让Shopee在原基础上进行“横向扩规模”,模式较轻。阿里则通过资本、技术、生态等打包输出,对电商系统、物流和支付等进行电商基础设施进行重塑,模式相对较重。

  谁优谁劣?放在一个更长的考察维度,可能还真不好说。

  第二,两者目标不同,Shopee求快,Lazada求深。

  Shopee是Sea的三大业务之一,是公司市值的重要支撑,通过快速提升规模,是资本市场想要的故事,尤其是有拼多多故事在前。

  而在去年Sea市值大跌之前的过去4年,Sea市值飙升“30倍”,很大一部分就是Shopee规模扩张带来的想象空间。因此,提升规模是Shopee的最主要诉求。

  与Shopee不同,Lazada虽肩挑阿里全球化战略重任,是阿里全球化的“先锋”。因此,在发展节奏上,规模和体量自然很重要,但在新兴的东南亚先致力于夯实物流、技术等电商基础,提升商家、消费者体验的精细化程度,由此而构建竞争力护城河,这个逻辑同样具有无限的想象力。

  第三,两者打法不同,Shopee向流量要红利,Lazada向技术要红利。

  基因和目标不同,导致两者打法也不一样。

  其中,Shopee的玩法类似国内的拼多多,主要通过补贴商家、低价引流实现规模扩张,是流量驱动的玩法。由于打法相似,Shopee也被称为“虾多多”。

  以低售价引流的Shopee,在过去几年跑得“很快”,其用户体量和GMV一度超过Lazada。在2021年,Shopee更是加速向全球扩张,先后进入拉美、印度和欧洲等市场,开辟了不少站点。

  Lazada则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改造、自建物流体系,依靠技术驱动在效率和服务体验上建立优势。

  比如,在物流建设上,Lazada可说是东南亚的一股清流,自成立以来就立足于自建物流,现在建起了目前东南亚地区电商平台规模最大的物流网络,也是东南亚第二大B2C物流网络。这种优势带来的确定性,无论是对商家的运营效率,还是消费者体感,无疑都有着巨大优势。

  反观Shopee,显然未来不能仅停留在烧钱换增长的故事层面。

  不管是去年9月Sea宣布出售股票和债券筹资63亿美元,用来支持全球扩张和收购后,其股价一度大跌。还是今年3月1日,Sea公布财报显示,营收大涨、净亏损扩大后,导致股价再次大跌超13%都能够看出其中的态度。而自去年10月至今,Sea股价已经跌去超66%。

  此外,Sea“自我造血”的能力也在减弱。不断扩大的亏损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其“造血”的游戏业务出现颓势——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其活跃和付费游戏玩家环比下滑 10% 和 17%,游戏流水也仅仅同比增长 9%,基本陷入停滞。而在不久前,Sea Garena 旗下游戏 Free Fire 在印度遭禁,更是加深了市场担忧。

  正是在这两大因素下,一贯急速扩张的Shopee不得不“收缩”和谋取更高的“佣金率”。但是,一旦提高佣金率、停掉补贴,对Shopee留下或吸引更多商家和用户,可能会带来一定挑战。

  因此,在笔者看来,模式更轻的Shopee在短期内能在尚不完善的新兴市场跑得更快,但在发达市场如法国、在电商培育已日趋成熟的市场如东南亚,Shopee想延续拼多多式的故事可能会越来越难。

  毕竟靠补贴换来的商家会流失、薅不到羊毛的价格敏感群体也会追逐“低价”迁徙。如果在母公司无法再继续作为现金奶牛持续输血的情况下,Shopee通过提高商家佣金、提高消费者下单金额来减少亏损,在目前看来是无奈之举,但或许也是其转型的一个契机。但问题是,这不正是死对头Lazada的优势吗?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