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经历了最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目前 B2C 行业的发展已趋于平稳,一些龙头企业也涌现出来,并且坐稳了市场份额前几名的位置。认真分析了各大调研机构近几个季度的数据报告,认为明年的榜首三强已基本确定,它们是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习惯网络购物,不用往返于商场,只需在家点点鼠标,就有人送货上门。记得前几年,大家主要是去商品种类齐全的淘宝网(现俗称淘宝集市),不过由于它是 C2C (个人对个人)的模式,卖家信誉参差不齐,这令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网购时代 三大 B2C电商谁能笑到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2月1日才正式上线的苏宁易购,是前十强里增长速度最快的,今年年初还是第八名,现在已跃升至第三名,而且正逐渐拉开和第四名(已上线多年的卓越亚马逊,近期改名为亚马逊中国)的距离,未来将和前两名一起,组成领跑行业的第一集团。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行业现状入手,分析这三大 B2C 企业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三大电商平台,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在国内 B2C 领域,京东和淘宝商城代表了两种主要的商业模式。以京东为代表的绝大多数 B2C 本质是“网络零售商”,通过赚取进销差价来获得利润。而淘宝商城则走的是 B2B2C 平台模式,即“虚拟商业地产”模式,他们本身不供货,通过向平台上的商家收取佣金来赚取利润。
2011年9月,淘宝商城对所有零售形态全面开放,开始构筑新的 B2C 生态系统,包括凡客诚品、库巴网、1号店、银泰百货、NOP、麦考林、乐淘等在内的 38 家国内 B2C 网站进驻淘宝商城。这些“入淘”开设官方旗舰店的 38 家企业中,规模国内排名前十的垂直 B2C 就占六家,只有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极少数 B2C 明确表示不会加入淘宝商城,而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网购平台。
众多 B2C 投怀送抱的理由很简单——快速获得巨大的流量。对于以做品牌为主的 B2C 电商来说,在哪里卖产品都不是问题,重点是卖出去。大树底下好乘凉,淘宝商城的流量能够让自己马上获得消费者的注意。数据显示,中国每天的网购流量中,淘宝系拥有的流量占据 50% 以上,而所有知名的垂直 B2C 和团购网站加在一起也不过 20% 多。
在凡客这样的网站进驻后,原本淘宝商城中经营服装类产品的代理商会受到冲击,通过这个方式,淘宝商城可以清理一批实力不济的代理商,那些月销售额低于 30 万元的,甚至不再与其续签。有一定经营规模的 B2C 网站、官方品牌专营店、有实力的品牌代理商,今后将成为淘宝商城的重点招商对象,这可以帮助它更好的防御来自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 B2C 网站的进攻。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网购市场的交易额增长了 74%,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网购
我们再来看看京东商城。京东早期的成功源于在 3C 领域的低价优势。用低价来扩大销量,再用销量来说服更高层的代理商为其供货,甚至是厂商直供。当一个产品日订单量稳定在 500 个以上,京东商城会绕过经销商试探性地与厂商接触,以取得直接进货权限,这可为京东商城赢得更有诱惑力的进货价格和促销费用。京东的低价很大程度上是靠牺牲毛利来实现,CEO 刘强东曾表示京东的毛利率不高于 10%,与之相比,国美和苏宁的毛利率都在 17% 左右。
从 2010 年开始,京东也在打造自己的开放平台,通过与众多品牌商、独立电商的合作,京东商城将产品拓展至家居类、鞋帽服饰、钟表首饰、个护化妆等产品,通过一种新的途径实现联手做大市场的目的。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前期投资建立的平台为自身赚取利润,使网站信誉、后台系统、仓储库房等使用率实现最大化。
和淘宝商城相比,京东商城更像是独立电商的渠道,只要把产品给京东,它就会保证物流等后续环节;而淘宝商城则更像是订单平台,独立电商从淘宝商城获得订单,再通过自己的销售和物流体系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B2C 的发展速度远高于 C2C,和美国一样,未来中国的网购市场也将以 B2C 为主
和以上两大互联网企业相比,来自传统零售行业的巨头——苏宁易购也有自己的独家优势。苏宁已有的供应链整合、人才、客服、信息系统,是其他 B2C 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资源。这其中最令人羡艳的,是苏宁那如毛细血管般完善的物流系统。
苏宁在 2008 年已经开始打造自有的物流基地,计划在 2015 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建造 60 个物流基地,每个辐射半径至少 150 公里,预计覆盖住全中国的主流消费者区域。现在已经有 6 个自有物流基地建造完毕、投入使用,18 个在建,十几个城市已经规划完毕,随时可能开工。
此外,苏宁电器在 2005 年用以替换老 ERP 系统的 SAP 系统,能支持超过 1 万亿元的销售量,再加上苏宁电器行之多年的“1200工程”人才培育计划等实体优势,都带给苏宁易购在线发展所需的各种雄厚资源。
耀眼数据的背后,它们也有各自的困难和挑战
众所周知,淘宝商城近期发布的新政引起了中小卖家的抗议。这个事件的背后,不仅仅折射出中小电商艰难的生存处境,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在京东、苏宁犀利的攻势下,淘宝商城做出快速反应的艰难。淘宝模式利用的是全社会资源以及无数卖家,虽然格局很大,但灵活性小,转型缓慢。
这就好比当年的长坂坡一战,刘备知道曹操正在杀来,自己需要快速行进,但是跟随的十万老百姓不可能加快速度。淘宝商城如果要等到每个卖家都升级到 B2C 的实力水平,肯定会丢失平台扩张的最佳时机;但强制性将不具备实力的卖家淘汰出淘宝商城,难免会被骂为不仁不义的小人。淘宝急于转型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只是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显得过于粗暴了一些。
和淘宝相比,京东则承受着另一种痛苦。在不断刷新的销售纪录背后,是京东早已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信息、物流和库存系统。因此,在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京东在物流和服务方面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尖锐。在京东 12 周年促销当天,日订单量猛增至 15 万,即使全员加班加点,仓储出库也只有 8.9 万单。
“京东一搞活动,服务器就肯定会出问题,物流就越来越慢。”一位用户面对京东商城沙漠风暴表示,京东正在用销量来牺牲服务质量,长此以往,销量越大,品牌的负面影响也越大。其实,用户的需求很简单,归根到底就是:东西保真、价格便宜、服务完善。先不论京东的产品和价格怎么样,因为服务问题得罪消费者,不愉快的购物体验给京东带来的将是长远的损失。
当然,许多消费者的不理性下单也是导致京东物流量加大、服务质量变差的一个因素。在京东,退换货对用户并不收取物流费用,这样一来,许多消费者便可以随意下单和拒收,更有消费者因不愉快的购物经历而用这样的方式来玩一玩京东,尤其是选择货到付款的消费者,点点鼠标,让京东的人白跑一趟,自己并不损失什么。
目前 B2C 企业前九名(注:苏宁易购一年内超越了五个竞争对手,仍在快速扩张)
尽管如此,京东却不能停下扩张的脚步,因为和前几年比起来,现在的竞争对手更为强大。当当网 2010 年底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得资金来建设仓储、物流和开放平台。亚马逊中国有着亚马逊强大的后台系统,并且总部也开始对其加大投资。而在大家电领域,苏宁易购、国美都对网购平台十分重视,并且在充分利用自己的仓储和物流优势。
对京东而言,除了边犯错边成长之外,只有大量招募这一招,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内部沟通不畅、协同效率降低、新人缺乏培训......“我们面临成本失控的风险,也面临组织结构官僚化的风险。”京东 CEO 刘强东说,他比以往更需要学会如何管理,因为“由此带来的失控,会让公司陷入巨额的亏损。”
反观苏宁易购,尽管上半年交易额高达 25.6 亿元,比去年全年还多 5.6 亿元,增速远超其它竞争对手,但有消息称,苏宁易购未能真正将 B2C 新业务落实,其销售多数转移线下。而且线上过度依赖促销,每月的广告投入超过数千万元,自身的服务、物流配套却未能跟上,影响了苏宁电器的品牌。
苏宁易购在依赖苏宁电器配送系统的同时,必须面对的难题是,在线消费者订购的货品,其实是从一般的苏宁门店出货,由门店配送人员送到在线消费者家中。实体店平日不但必须维持大量门店人员的开销,而且必须在销售价格上维持住门店防线,但是网络购物因为价格的关系,销售相对顺利。这让门店人员感到沮丧,在维持门店士气上有很大折损,苏宁电器内部的实体业务负责人对此早已颇有怨言。
另一方面,对于苏宁易购的定位,在苏宁周围仍有不同的声音。业内人士分析称,苏宁在图书、服装等品类领域,很难与当当、凡客竞争,服务水平也不能与自身的家电业务相匹配,这直接导致了苏宁易购在整体服务能力的参差不齐。
总观全局,淘宝商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这三大 B2C 电商既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又有各自的困难甚至是隐患。京东需要加大物流建设,避免因订单增长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苏宁需早日将易购独立出来,避免和母公司相互掣肘;而淘宝则需找到清理假货的更好方法,而不是一味提高租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辛苦积累下来的客户很快就会被对手抢走。只有那些正视自身不足,注重用户体验、珍惜合作伙伴的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笑到最后。
电商平台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产业链,很多传统行业做的比较大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然后在发展的背后,很有制度需要不断的完善,就服务而言,第一步要做的是:怎么才能做到电商平台的真实性、可信性确保消费者不受欺骗?第二步,在电商平台上购物体验是不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让客户感觉便捷实用?下面要分别要解决的是支付问题、物流配送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等一系列的电子商务动作环节,相信会在不远的将来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