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怎么赚钱?
一、和银联一样赚钱,收扣点可以无穷尽,这笔账资本市场的反应更清晰,去看看腾讯的股票吧,能看懂这一切的不仅仅是我和商家,还有更精明的投资人;
二、流量仍然可以赚钱,但变成小钱;
三、大数据在微信中会真正产生,这个怎么赚钱,我不专业但相信腾讯有更专业的团队;
四、运营商业务和金融业务;
微信如此强大,怎么被挑战?
互联网有一句话:灭了QQ的一定不是另外一款QQ,所以挑战微信的一定不是另一款微信。在我的分析和了解的内容里,通过逻辑分析和一些数据来看,未来穿戴设备和硬件将成为新型平台,成为微信这种电商模式新的挑战者,至于怎么挑战?等我再积累一段时间之后,专门写一篇专栏进行分析吧!
在分析这个部分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广告业流行的占领消费者“心智”的话题,面对众多的品牌和产品,消费者能够记住的内容实际上是非常少的,我曾经做过市场调查,能在1分钟内说出10个洗发水品牌的消费者,100个只有不到20人能说得出来。所以如何占领用户心智并影响其行为成为广告宣传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各种做法基本都是围绕这一点来做的。包括定位理论,“怕上火喝什么?”,看到这篇文章人的答案原来只有一个,现在有两个:)
对于互联网产品更是如此,准确的定位和市场占领,然后再围绕着这个核心功能向外扩展几乎是目前做大做强的互联网产品特点,说起搜索你想到什么?说起聊天你想到什么?说起网购你想到什么?你的答案多数只有一个或两个,而这一个两个的答案就是最成功的代表。
在这个“心智”话题的前提下,再倒回来说说微信占领的心智,或许你会说是语音聊天,这个当然也是OK的,但对于联接线上和线下的商业主体来说,微信占领的心智是二维码。我最近也在近500人的会场做了测试,基本上超过90%的人当提到二维码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微信的扫一扫,至于会不会去扫,那则是另外一回事。我让他们回忆还曾经用过什么其它软件可以扫二维码,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说出其它APP应用可以扫码。
说到“扫一扫”二维码的心智占领,许多人或许不屑一顾,这种不屑一顾我猜想也发生在百度李彦宏、阿里马云等人身上。毕竟二维码的出现早于微信,市场上也有几款用户规模在几千万会员的APP,所以如果说二维码的扫一扫能成就微信电商垄断大业,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但任何的不屑一顾或许都在于没有更深入地对话商家和消费者导致,或者没有突破固有思维?以下的这番分析或许仍然有些超前,可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这恰恰是强大的需求和门槛。
首先,无论是淘宝、天猫还是京东的POP平台,这些能够在PC端开店的平台全部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不断规模发展的商家与平台流量分配的冲突问题。这个问题在PC时代不仅上述几家巨头无法解决,包括百度在内也无法解决。但由于流量的规模效应,他们根本不需要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反而是这个问题使得他们通过竞价技术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只是对于商家来说,越来越高的流量成本使得网上的经营不再有利可图,甚至因为平台的这个问题,使得更多的商家是处于亏损状态在做电商。传统企业对于电商到了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他们并没有看到更多电商所谓的先进性,反而比线下的传统卖家在获取他们辛苦卖货的利润上更加变本加厉。所以商家对于O2O的热情高涨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商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电商成本太高了!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普遍的商家状态。
只是O2O又出现两个问题:一、通过什么来联接线下和线上,让互联网的用户和实体店的用户能够匹配,也就是常说的“2”是什么?二、流量的获取模式是否仍然和PC一样,如果是,移动互联网又何来革命之说?如果不是,那革命之处在哪里?
商家自然找不到答案,淘宝和天猫或许根本没细想过怎么联接线下,更多的精力在公关、在促销造节,吸引更多线下的人直接转移到线上来购买商品。仅此而已,所以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没有出现微信之前,移动电商许多人是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在于没有发现什么突破性的革命性的创新,无论是流量获取方式还是会员的管理方式。许多商家也发现这个问题,所以也不再投过多资源在移动互联网。
微信出来之后开始强势推动联接线上线下的介质:二维码,经过两年的巨大投入,现在几乎所有有人的地方都陆续出现了二维码,人们也会习惯拿出微信来扫码。只是微信很谨慎地通过更优化的用户体验在培养着用户习惯,扫码一直用于添加好友、获取商家品牌和商品信息;而另一端则通过游戏和易迅网来培养用户在微信上的支付习惯,这两个习惯在2013年底基本上培养起来!
2014年,只要把这两个习惯结合起来,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电商革命就真正出现了!
扫码之后可以不仅可以查看商品信息,看完满意之后还可以直接购买。这就意味着一旦商家在这个过程中尝到甜头,商家非常有可能自发地将商品在出厂时就印上对应的二维码,而这个二维码是通过微信的公众号后台生成的。或许这里你会说淘宝和天猫甚至京东也可以在后台生成二维码,可别忘了用户已经习惯用微信来扫,通过技术可以马上判断是淘宝天猫京东生成的二维码,你扫出来微信也会提示你是危险链接或者干脆对应到商家在微信上的商品进行跳转。
所以说,习惯的力量很可怕!
为什么说是革命性?因为这样一来,所有商品本身就成为了流量入口,几百亿件商品如果都打上二维码,每件商品只要能被人看到就有被不断卖出的可能。商家想的不再是如何获取流量,而是花更多精力让商品本身成为“活广告”,能够在外观、质量等方面更受欢迎,从而在商品自己接触到的人对它有兴趣然后产生重复再重复的购买。
这样一来,PC端的流量与商品规模之间的问题就被完美解决了。不要不相信,现在很多商家已经在这么做了,而且微信全国代理的微商户项目让所有商家的公众号和后台都变成了“微商城”,不仅仅是发信息,还可以直接产生交易。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O2O,不是互联网和实体店,而是移动端和所有能看能吃能用能玩的商品、服务以及人建立了联系和紧密结合起来。
马云怕微信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当然这个怕是真正怕还是公关上的怕已经不得而知,能够知道的就是包括阿里员工在内,大家对“来往”的热情在不断消退,仍旧老老实实回到微信上互通有无、打情骂俏。至于马云是不是和好朋友们也是微信来往不得而知,或许他知道的是他的好朋友们基本上也是微信的重度使用者。这里就不需要强调微信有多好,更不想从二维和三维等多维战争的所谓科幻体去意淫,这篇文章也不想做微信的宣传,只是想从一个商家的角度来分析商家对于微信、普通消费者对于微信接下来会受益的部分,而这个部分是微信在上线不到半年即马上加入并投入巨大的线下资源推广的“二维码”扫一扫的习惯!